
夜宿剧本游、国风汉服展,洛阳博物馆越来越会整活儿了!1月2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启代表通道,省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馆长李文初讲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他表示,要用青春语言讲好历史故事,“博物馆热”点燃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火。
李文初介绍,在2023年全国文旅强势复苏的春风下,洛阳文旅火爆出圈,洛阳博物馆全年接待游客超过250万人,一票难求成了常态,有在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守在博物馆门前等着开馆的老大爷,有打着“飞的”连夜赶来“追星赶场”的北京女孩。
那么,洛阳博物馆是如何让逛博物馆成为新时尚的?
李文初介绍,首先,要用颠覆性的创意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用青春语言讲好历史故事。在过去的一年,洛阳各大博物馆持续推出多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游客可以睡古墓、宿运河、玩剧本游,为国宝守夜、与古人对话,还可以现场妆造看汉服T台秀,更可以借助各种数字科技,带上VR眼镜,配资炒股在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中瞬间穿越千年。
“大家看我手中的这件小文创,它源自我们洛博的唐代金银平脱鸾凤花鸟铜镜。”代表通道现场,李文初拿出了一枚铜镜,这是设计师提取文物中莲花、鸾凤的元素,变化出更适合现代的便携式小镜子,赋予粉和金的色彩搭配,大胆创新,传统的造型加寓意,颇具颜值,古今碰撞,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用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方式对历史文化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物“活”了起来,让传统文化有了时尚内涵,融入了日常生活,焕发了新的活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李文初表示,“博物馆热”点燃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火,作为一名文博领域的人大代表,要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盛证券观点